如果成功跟资历和付出成正比的话,就不会有马克·扎克伯格这样坐拥亿万身家的青年才俊和一堆天赋异禀的科学神童了。
根据哈佛大学教授Gautam Mukunda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频繁转换职业跑道的人反倒更容易在短期内积累下更丰富的工作经验,练就出更加灵活果敢的交际手腕,以及优于常人的横向思维能力。而回顾美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最出色的总统往往接触政治的时间并不长,远少于那些阅历深厚却政绩平平的家伙们。
那些过分强调努力付出和论资排辈的人,往往更害怕失败,也更不愿意打破“老规矩”。实际上,四平八稳的工作风格只会助你交出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却无法帮你快速攀上职业生涯的巅峰。
2.站在失败者的肩膀上,往往成长得更快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外科医生而言,观摩一台失败的手术反倒比欣赏一台精湛而完美的手术更容易让自己的医术迅速长进。而观摩同事搞砸一台手术往往比自己亲历失败学到的更多。
原因在于,若你是那名手术失败的外科医生,你的大脑便会产生认知偏差,不由自主地开始说谎,编织出一系列让自己好过些的借口,将责任统统推卸到无法掌控的事情上,比如:“病人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我没有足够的手术时间。”“这不是我的错,当时阳光恰巧照进了我的眼睛,才让那一刀切得不够深,不得不再补了一刀。”但如果你只是在观摩室内冷眼旁观并未亲手参与的话,就会在第一时间告诫自己:“这个环节才是手术的技术难点,如果是我主刀估计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将此事牢记于心,为的是避免自己在今后重蹈覆辙。
业务精英们不会跟那些负面的反馈意见瞎较真,他们更善于将这些信息单纯地归类到业务层面上(而非针对自己),并尽快想出合理稳妥的解决办法。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必风光,做个最佳跟随者吧
“那个创意明明是我想的,只是他们抢先了一步!”你是否也曾经这样抱怨过?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晚一步进场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
早在1993年,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eter Golder和Gerard Tellis就针对50种产品、近500个品牌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7%的早期市场开拓者最终会铩羽而归,只有一半的公司能撑过5年并依然保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而仅有11%的公司能最终成为业界“常青树”。
研究显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要投入超过53%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发和提升产品品质;而那些紧随其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则只需学习和效仿那些比自己优秀的“技术帝”,其失败率仅为8%。所以有时候晚一步,时机刚刚好,反而会占尽天时地利。
4.“限制”可以激发你的灵感和创意
有时候,约束和局限反倒会成就你,迫使你脑洞大开,在短期内另辟蹊径,想出全新的解决方案。而在无拘无束、任你自由发挥的情况下,人们反倒不愿去做过多的思考、更多的创新。
正如,创业型小公司往往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破天荒地孵出“金蛋”。诸多“限制”令日本俳句(haiku)成为了最动人的诗歌形式。而墨西哥导演Robert Rodriguez只用7,000美元就完成了电影《杀手悲歌》(El Mariachi)的拍摄和制作,并且一炮而红。更为传奇的是,在这部低成本的独立电影中观众们看不到一丝廉价的痕迹。为此Robert Rodriguez不得不绞尽脑汁、反复斟酌电影中的每一个环节,想出一系列异于常规的手法,比如:将摄像机绑在轮椅上来模拟滑动效果,采用凝练活泼的剪辑手法来掩饰画面的粗糙感等。
5.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与其改良10%,不如比之前好10倍
曾带领团队研发出Google无人驾驶车、Google眼镜和众多酷炫产品的“Google X”项目的负责人Astro Teller称:与其将产品改良,使性能提升10%;不如彻底优化,让它比之前好上10倍。
在他看来,如果终极目标只是改良10%,那么大脑将很难跳出旧有的思维框架,你也无法甩掉包袱轻装前行。但若是想好过之前10倍,你就不得不重新出发,绞尽脑汁去想些疯狂的新点子,彻底颠覆原有的工序和流程,摒弃那些僵化的老规矩。
除此之外,人们在潜意识里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目标。所以改良10%的小项目,往往很难招募到能人异士。倘若你的目标是将人类送上火星,就很容易吸引到全球顶尖的火箭专家,媒体也会争相报道,天使投资人也乐于撒钱。
总之,放大你的梦想,届时一切也会超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