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关了你一扇门,还不忘夹一夹你的脑子!
http://www.5ipr.cn   2018-03-28 09:56:57   职场感悟   晏凌羊

当我们在职场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职场成功学鸡汤当成一种提示和激励。如果它能带给你正面的启迪,未尝不可。

  1

  这些年来,对于网络上一些“职场毒鸡汤”,我一般是持警惕态度。

  有些话,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深究,你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其中,当然包括咪蒙那篇鼓励大学生休学的文章。

  在文章里,她说:“我有底气支持实习生休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敢保证,在我们公司,比在大学,能学到100倍以上的东西。”

  这是有多膨胀,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一个行业目前看起来欣欣向荣,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凭运气和实力可以赚到比大学生多很多的钱,就敢跑出来否定一整套大学教育体系?

  且不说大学到底能学到什么东西,能培养我们什么思维,能让我们交往到怎样的前辈、朋友,但从功利的角度来说,高学历文凭依然是年轻人进入职场的“敲门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学历与起薪呈正相关性,以各学历初始教育投资回报率(即每增加一年或者一个阶段的教育带来收入提高的百分比)看,专科为0.4%,本科为4.6%,硕士研究生为69.7%,博士生为84.4%。

  咪蒙自己本身就是高学历,如果她的孩子从大学里休学她说不定会打断孩子的腿,但却在公号上呼吁大学生休学,的确显得比较魔幻。

  网络实在是太鱼龙混杂,“职场毒鸡汤”不停涌现。

  很多鸡汤一直不遗余力地告诉你:

  “只要你肯向谁谁谁学习,就可以实现从月入五千到月入五万的蜕变。”

  “只要你和谁谁谁一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一条清晰的上升通道,然后一定有出头之日。”

  “只需要多少多少天,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其本质与成功学并无区别,都是功利性目的,强调速度与捷径。

  你不需要积累,不需要过程,不需要运气,只需要急功近利地模仿别人,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可以快速地赚到钱。

  这里面就涉及到社会学上一个概念:幸存者偏差。

  举个例子,继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之后,全国有10万人发现共享停车也是一个好创意,应该可以赚钱,这10万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风口。

  这十万人当中,有九万人想想就罢了,只有一万人准备采取行动。

  九千人在准备的过程中泄气了,最终没落实到行动上。只有一千人写出了方案,积极去寻找投资人。

  这一千人中,有九百人因为方案写得不好或者没能找到投资人,放弃了。

  留下的一百人找到了投资人,但只有五十个拿到了投资。

  这五十人拿到投资后,开始开发软件、寻找硬件供应商,可有三十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错过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剩下二十人顺利地把软件开发了出来,但只有十个人在与某市写字楼、商场、小区物业以及业主的谈判过程中获得了成功,而且大家的市场占有率各不相同。

  结果呢?只有三个人能抢占市场先机和份额,业务实现爆发性成长。剩下的7个人,创意刚一落地就开始赔钱,最后被碾压成了渣渣。

  经过第一轮残酷的竞争,只有两个人的创业项目活了下来。

  最先出现在大众面前或业务开展得最火爆的,就成为了佼佼者。

  当人们总结他们成功的秘诀的时候,大多可能会归因于一个字:坚持、反应快。

  大家一听,立马疯了:原来我像他们一样做,也可以成功。

  结果呢?此一时,彼一时,每项事业面临的情境不一样,你用同样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会让人大大高估了成功的机率,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被过滤后的案例,它反映的并不是真实世界。

  能突出重围创业成功的,有几个?绝大多数失败了的人,是没法发出声音的,因为人们不愿意去关注一个失败者。

  那些幸运的成功者,为了包装自己的成功形象,总是很难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而是说自己如何如何聪明,如何如何肯坚持,可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

  一个三十岁就赚了两个亿的创业青年,他之所以成功,有可能是他逮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有可能他有个“能通天”的亲戚。

  而这种决定性因素,他一般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在这里,并不是宣扬大家认命。

  努力不是不重要,但是我们都要学着承受失败:我们当然要努力,但也真的要承受不如别人成功的结果。

  2

  成功学在职场中或许能发挥点作用,在我们感到很沮丧的时候,但我们还忘记了职场还有另外一个东西:职场政治。

  就连“职场政治”这玩意儿,也不是能总结规律的。

  之前,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女和乙女同是某公司的同事,两个人资历、业务能力不相上下,但甲女为人做事更稳当、细心一些,平时创造的工作业绩也比乙女强一些。

  某年晋升工作中,两个人存在着“非此即彼”的竞争。

  甲女当时遭遇老公出轨,正在闹离婚。为了争取孩子抚养权,她跟丈夫的离婚官司一打就是半年。

  乙女呢?年纪偏小一点,一直单身。

  乙女跑去上司面前说了甲女的婚姻状况,上司觉得甲女这样闹离婚,会非常影响工作,于是就把晋升机会给了乙女。

  家庭生活是一回事,工作是一回事。家里有事儿并不等于说职场上表现就很差,甚至很多人因为家庭压力大,在职场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上进、勇于付出,但上司认为乙女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把机会给了乙女。

  你让甲女上哪儿说理去?

  倘若,甲女和乙女的上司不是目前这个,而是另外一个非常讨厌下属打小报告的人,或者上司早期也有过伴侣出轨等经历,所以对甲女有更多的同情,那么乙女打小报告、试图通过从别人私生活上挑毛病的方式击败对手,或许正是上司最厌恶的行为,那么晋升的可能便是甲女,而乙女死得很惨。

  职场中,“信息不对称”永远存在,没有人能了解到全局,也没有人拿某个人的人性去代表全体,所以很多成功充满了偶然性和不可控性。

  魏征遇到了纳谏如流的唐太宗,他就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而如果他遇上的是从来听不进去别人谏言的商纣王,那么魏征即使不言不发,可能也会因为自己耿直的性情被吊死。

  在所有的职场毒鸡汤里,最坑人的莫过于教人如何溜须拍马,如何当领导的替罪羊的,这是一种“黑厚学”鸡汤,专门教你怎么往看起来最肮脏、最阴暗的角落里钻。

  你深以为然记下了这些馊主意,结果某天却突然发现,这样做的人早已经进了局子。

  多数的职场毒鸡汤其实只是安慰或激励式的“治标”。

  某些句子可能在某一瞬间温暖了你或让你眼睛亮了一下,但是它并不能“治本”,因为他并不能指导你接下来的行动,也不会让你以后的生活有丝毫的变化。

  喝下去以后,你当时是觉得酣畅淋漓,但是过后你还是得自己一个人去面对那些纠结与彷徨。

  还是乔布斯煲的鸡汤比较营养。他说: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乔布斯因为是靠卖“苹果”而不是成功学生活的,所以他说的话应该可信。

  但,讲真,励志鸡汤不在于你信不信,而是在于你看完之后去不去做。

  如果你看完之后得到启发,马上付诸行动并坚持到底,那么鸡汤对你而言可能是有效的;倘若你看完之后就那么嗨一阵,接着马上就感到丧气了,又要靠再看一段鸡汤来提振精神,那这事儿就变成了毒瘾。

  或许,当我们在职场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职场成功学鸡汤当成一种提示和激励。如果它能带给你正面的启迪,未尝不可。悲哀就悲哀在,很多人把成功学鸡汤拿来当教条用,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被“鸡汤“和“鸡血”牵着走。

  关于职场成功学鸡汤,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只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顶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摆脱禁锢,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

  于是,它每天就在崖底等着吃摔死的鸡。

TAG:职场毒鸡汤

分享到:
收藏